中国动画业

中国动画业的萧条,发人深思。这篇文章是我用来准备综合活动课的,已经忘记了摘录的地址,在此表示对作者的歉意,他真的写得很好。

在中国,目前的情况比较糟糕,一般来说,动画播出费最多只有制作费即成本的1/10。据初步统计,播出费最高的中央电视台1分钟仅给700——1000块钱,其次是上海电视台,大约300块钱每分钟,在省级电视台中,播出费最高的是浙江台——约40块每分钟!在全国所有电视台中,真正有能力购买动画片的只有三、四十家,其余只能附赠随片广告时间免费播放。另外,影视播出是个国家统管的行业,在欧美市场,卡通片生产出来就可以直接进行播出版权的商业运作并从中获利,而在国内,卡通片获得进入统管资格后,如果你想在电视台播出,有时还得缴纳一定的费用,才能进入播出渠道。同时,电视台大量收购国外的动画,这些动画质量比国内的高,价钱却更便宜,因为他们已经在海外市场赚够了钱,贱卖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这个动机虽然一般人都清楚,但电视台不可能损失自己的利益来为国内动画市场负责,而且责任也不全在他们身上。

而与如此低廉的播出费相比,是高昂的动画制作费,中国平均每分钟动画需要成本大约是10000元,然而,相比低廉的播出费如此高昂的制作成本,放在世界上却又是最低廉的,只相当于日本的1/6,美国的1/9!尽管如此,制作成本低远不能填补播出费低的亏空,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日本的播出费约占制作费的7/10,美国通过几个卡通收费频道播放就能达到制播大体持平,再加上动画的衍生产品和音像制品收入,动画在这些国家想不赚都难!前几年有几家公司眼红这种暴利大量投资中国动画,却不明白南橘北枳的道理,终落得血本而归。而这些失败的例子成了其他跟风者的前车之鉴,于是中国动画迟迟盼不到外来资金的投入,不断缩水,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片子赚不到钱,就没人来投资,没人来投资,动画的投入就不可能高,动画的投入不高,就难出佳片,难出佳片,就没人愿意看,没人愿意看,就更赚不到钱——这样每一次循环,都在加剧中国动画每一个环节的恶化——周而复始,而所有问题的症结都集中在一个问题上——播出费!可以说播出费的问题不解决,中国动画很难抬头。

动画有一个电视剧所没有的优势——形象专利性。拥有形象专利而又有童缘,动画很容易被用来生产玩具并赚取形象授权费,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变形金刚,上个世纪80年代,紧跟《变形金刚》在国内播出引发的变形金刚热,各种系列的变形金刚玩具在中国火了一把,据不完全统计,其一年就在中国赚走了50亿,足够让国人瞠目结舌了。在中国,靠衍生产品发财的首推蓝猫,蓝猫现在有十几家专业公司,6000多种衍生产品,蓝猫2002年的销售额达到4个亿,但蓝猫的小百货利润率较低,平均不到10%。

中国的终端零售渠道和物流配送体系只是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特别是卡通产业,在蓝猫之前,中国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做卡通产业的零售体系。例如县城里的孩子喜欢蓝猫的产品,他不可能专门去大城市的超市里去买,这就意味着蓝猫要把产品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蓝猫的卡通片播出,哪里就有蓝猫的产品,因此蓝猫必须自己建立独立的销售渠道,这样一来,蓝猫放在创作上的投入就更少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零售渠道和商业都很发达,终端销售能力非常强,所以迪斯尼可以只做授权经营,把精力都用在卡通的创作上,卡通制作得越好,衍生产业也越红火,动画质量与动画赢利非常完美的一致。

一、畸形的播出渠道导致动画不能在第一时间内获利,并导致动画第二阶段衍生产品无法及时跟上。在计划经济模式的播放平台上,做得再好也无法赢利,这迫使动画制作方只能考虑能否播出,能播多少的问题,而排除了质量取胜的途径。再加上播出费少得可怜的原因,动画制作方不得不尽量压低制作成本,消减动画张数,以致动作无法连贯流畅。还想靠衍生产品获利的,就只有放弃质量全力以赴累积数量了。

二、国内销售发行渠道落后,使得动画制作商把很大精力花在销售发行上面,不能专心创作。众所周知,没人有三头六臂,***最忌两线作战,一个人要想同时把几件事干好是不可能的。

三、动画产业的宏观调控不力。对动画产业的定位不是文化产业而是基础建设,造成动画文化底蕴浅薄,其教育功能仅满足于低幼说教,使得动画异化成动态的幼儿图形教科书。

而从第三个原因身上我们又可以发现两个在中国根深蒂固的观念问题:一是把动画等同于低幼儿童才看的节目,只要低幼儿童说好,那么动画的质量就达到要求了。二是认为低幼儿童才看的节目,就可以不重视,就可以简单化。从中折射出国人不尊重儿童,并发展到不重视动画的心理,这是很不好的现象。撇开动画本是全体年龄层次观看的节目不谈,儿童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非常复杂的事业,越是儿童需要的,大人就越应该重视和认真对待。而深圳居然闹出过“全市中小学生告别动画”的闹剧,可见中国教育业的失败。